乡村振兴头条新闻

河北易县:农文旅深度融合打造和美乡村百里振兴示范带

2023-07-14 16:39:30 来源:河北新闻网

扫码阅读手机版

河北新闻网讯(张淑梅)“这是蒸鹿尾儿, 这是松花小肚儿、香肠儿……”7月5日中午,正值饭点儿,保定市易县西陵镇凤凰台村,老苏“满家乐”饭店主人、78岁的苏文华老人忙碌地穿梭在各桌客人中间,一边招呼着游客,一边讲解着每道菜的由来和制作方法。

在易县清西陵景区附近,这样的“满家乐”有300余家,仅凤凰台村就有35家,每年接待游客15万人次。如今在易县,围绕一山一水一皇陵资源优势,全面推进农文旅融合发展,打造和美乡村百里振兴示范带,形成了狼牙山、易水湖、清西陵三个示范区,带动9个乡镇75个村增收致富,一幅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精美画卷正在易县徐徐展开。

传承历史文化 “满家乐”带火风情游

凤凰台村民居。张淑梅摄

灰砖青瓦,盝顶彩画,民居整齐划一,建筑古朴典雅……坐落在清西陵腹地的凤凰台村,处处彰显着浓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和浓郁的满族风情特色。

据易县农业农村局局长平绍纯介绍,清西陵示范区以涵盖梁格庄、西陵2个乡镇,依托清西陵世界文化遗产5A级旅游景区和皇家历史文化优势,形成了以“吃满家饭、住满家屋、品满族风情”为主题的特色农家旅游品牌,发展“满家乐”300余家,年接待游客80万人次,旅游收入近1亿元。

凤凰台村街景。张淑梅摄

以“京南满族风情第一村”著称的凤凰台村,深入挖掘满族特色菜肴,满族菜肴烹饪技艺入选第五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还注册了“满家乐”商标。

“不仅35家“满家乐”赚得盆满钵满,我们村还有从事古建和油漆彩画行业的150多名手艺人外出就业,成为村民增收的重要途径之一。”凤凰台村党支部书记苏雪峰告诉记者。

作为清西陵守陵村,村民们掌握了彩画、陵漆修缮的手艺,产生了一批技术精湛的古建技术人才,并形成了一整套完善的古建和油漆彩画工艺。苏雪峰介绍,如今,“西陵古建”劳务输出已形成品牌,遍布全国各地。

打造产业融合新业态 村民鼓起钱袋子

人在山间住、水从房前流。位于易水湖示范区的安格庄乡田岗村四周群山巍峨、松柏参天,陡峭的石灰岩地貌造型,犹如擎天石柱。白沙河从村中流过,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上百种野生鸟类在这里栖息、繁衍。

风景如画的田岗村。张淑梅摄

好山好水好生态是发展的第一要素,田岗村依托山水资源,发展乡村游、生态游。通过文商旅深度融合,推动旅游业与一二产业融合发展,大型旅游企业圆歌文商旅集团落地田岗村,着力打造田岗知行村项目。以前闲置的空院华丽转变为乡村会客厅、艺术中心、大讲堂,村巷两侧的房屋墙面上,艺术爱好者们创作的壁画,使这个小山村充满了浓厚的艺术气息。田岗知行村项目开业第一年就吸引游客30万人。

田岗知行村的建设和运营成为带动村民增收致富的纽带。运营中,优先招用就近村民就业,“过去村民以外出打工为主,现在足不出村就能实现在家门口就业,年轻人留下来的很多,酒店管家、咖啡师……都是招用本村或邻村的青年。”田岗村党支部书记郝春茂说:“现在田岗村的村民,通过土地流转挣租金,折股量化挣‘红金’,旅游企业打工挣薪金,旅游商品售卖挣现金,乡亲们的钱袋子鼓了起来。”


恋乡•太行水镇。张淑梅摄

易县农业农村局副局长郝新凤介绍说,易水湖示范区涵盖安格庄、牛岗、大龙华3个乡镇,依托易水湖水资源和秀美生态环境,引龙头企业注资,育特色产业发力,形成了企业打造硬环境,产业支撑添动力的高位互补型发展模式。其中,隆基泰和、百悦集团等企业先后投资70多亿元,建成了恋乡•太行水镇、易水湖休闲旅游度假区等4A级旅游景区,年接待游客2000万人次,年收入4000万元。

乡村振兴,产业先行。位于易水湖上游的牛岗乡台底村通过农业+旅游、农业+康养,积极培育新业态。该村种植“三优”富士苹果650亩,年产量达120万斤,通过苹果树认领、与电商平台合作等方式,2022年实现产值800多万元。

台底村门球基地。张淑梅摄

游客来了,还要能留住。去年村里建成了全省首家乡村门球基地,今年5月举办了为期一周的“易水杯”全国门球邀请赛,8月份还将承办全国性的门球比赛。村党支部书记牛全江给记者算了一笔账:计划每年组织10场门球赛事,带动全村的民宿和餐饮消费,预计年收入500多万元,利润能达到300多万元。

“这两年,我们村围绕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以苹果切入,从旅游走出,通过发展民宿和承办门球赛事带来固定客流,也促进了苹果销售,形成循环经济,实现一二三产深度融合。”牛全江对台底村的未来满怀憧憬。

发展红色旅游和林果采摘 建设富民增收新路径

如果说易水湖示范区是巧打山水林田旅游牌,那么狼牙山片区则是主打红色旅游和林果采摘。

狼牙山五勇士英雄壮举发生地狼牙山镇东西水村依托红色革命资源,积极发展红色旅游,随着全域旅游的全面铺开,外来游客不断增多,农家乐、民宿产业蓬勃发展。村党支部书记曹艳龙介绍,目前该村共有农家院75户,可同时提供5000人就餐、2000人住宿,并吸纳本村及周边从事旅游及相关行业人员1200多人,去年全村人均可支配收入超过5万元,成为远近闻名的富裕村。“农家院年入几十万,百万的不新鲜。”曹艳龙说。

易县西山北乡松山村万亩生态果园。张淑梅摄

靠山吃山,靠水吃水。走进狼牙山示范区西山北乡松山村万亩生态果园,郁郁葱葱,生机勃勃,有桃、李子、苹果、柿子等20余个品种。果园年产果品4000万斤以上,年产值达4000余万元。从每年5月底果实陆续开始成熟,一直持续到11月底。松山村采用“合作社+基地+农户”的运营模式,实现了“下树立即装箱、上车立即发货”的“一条龙”销售模式,果品远销北京及东北、西北、江浙等地,以及出口新加坡、马来西亚等国家。

据了解,以狼牙山景区及周边乡镇为主,大力发展以苹果、柿子、蟠桃、李子为重点的精品水果产业10万亩,围绕品种更新、品质提升、品牌打造,重点在扩规模、强管理、增效益上下功夫,推进标准化生产,培育狼牙山脆柿、柿饼、黄蟠桃、大红袍李子、富硒苹果等一批精品产品产量11万多吨,实现产值8亿元。

如今,狼牙山片区已打造精品旅游线路3条、发展农家院400余家、建设精品采摘园75个,带动休闲观光、农事体验、康养度假等乡村旅游发展,形成了“春赏花、夏戏水、秋采摘、冬滑雪”四季有看点的景观带。

易县人民政府副县长吴昊介绍,易县秉持“两山”发展理念,以“山、水、陵”特色示范片区建设为重点,以创建“百里乡村振兴示范带”为引领,正在分层次、多模式、全域化推进乡村振兴,通过“一带串三区、三区建百村”,到逐步达到“一村一特色、一乡一产业、一线一风景、一区一景观、一带兴百里”的目标。



责任编辑:赵娜娜
电子报

凡注有“河北新闻网”电头或标明“来源:河北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为本网站与河北日报报业集团所有(本网为河北日报报业集团独家授权版权管理机构)。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摘编、复制、链接、镜像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