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新农人>>

孙建龙:勇做新时代的“庄稼汉”

2021-01-05 09:40:22 来源:中国农网
进入移动版,省流量,体验好

作为一名“80后”,他成立粮油植保农机专业合作社,靠11名合作社成员和20多名雇工,依托100多台(套)农机,经营了3350亩粮田,带动了800余户农户。2020年,合作社共生产粮食2500吨,收入近千万元。

他不仅掌握了粮油高产优质栽培技术,还能操作和简单维修合作社100多台(套)农机,早在多年前就掌握了浙江省首架无人植保机作业技术。

他就是浙江省湖州市吴兴区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里的“新农人”孙建龙。

父亲曾经是当地的种粮大户,但出生于1989年的孙建龙小时候从来没想过要做农民,“上学时觉得种地是一件很丢脸的事。”

转变发生在开农机第一次挣到钱以后,孙建龙渐渐对农业有了新的认识。从随父亲流转土地种植粮食到成立合作社,从开农机到学种田,“对土地有了越来越浓厚的感情。”

3000多亩粮田,冬天种小麦和油菜,夏天种水稻。几乎每天都要下地的孙建龙除了能操作拖拉机、插秧机、收割机等农机装备外,还在实践中自创了不少粮食生产技术。比如农机“点播技术”,使原本水稻育秧每亩3.5公斤的用种量降到1公斤左右。

孙建龙还热衷农业科技试验,与浙江大学、浙江省农科院等单位专家结对,在合作社基地建立了近百亩试验田,为湖州市大面积推广优质高产水稻新品种作出了贡献。目前,合作社已承接了500多个试验品种,其中一块试验田亩产达到900公斤,获得湖州市百亩高产示范方竞赛冠军。

“上一代农民可能就是简单地追求高产,但作为新一代农民,我们更要追求高品质,所以这几年一直在探索种粮的转型之路。”2018年,孙建龙开始试验综合种养,在128亩水田共放养了以乌鳢为主的鱼种3万尾,新扩展了130亩地来进行稻鳖共作。“这种综合种养方式不能用化肥、也不能施用农药,虽然稻米产量相对较低,但品质好价格高,而且加上养殖的鱼鳖,每亩收入能达到8000—10000元,真正实现每亩‘千斤粮,万元钱’。”

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是新一代农民面临的又一个重要课题。基于这一观念,孙建龙在种田中还不断探索生态循环农业的发展模式。比如合作社与附近湖羊养殖基地达成合作,将水稻秸秆打包后用作湖羊的饲料,换来羊粪作为肥田的有机肥料,实现了“秸秆—养殖—羊粪还田”的循环种养模式。

在合作社经营机制上,孙建龙也有新的尝试,流转土地推广的“米票”制按每亩每年175公斤大米的标准,以“米票”形式支付土地流转费,农户凭票随时向合作社领取大米,也可折价提取现金。此举既保证了农户收益,又促进了土地流转。

“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给我们提供了更好的发展平台,接下来我肯定是还要努力把粮食种好,考虑引进5G、智能无人驾驶农机等,继续从良种良法方面大胆实践,走出一条可示范的优质高端粮食生产路线”。孙建龙说。(常力强)


来源:中国农网
责任编辑:张淑梅
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
			河北新闻网
			官方微信
			
			河北日报
			客户端
			

相关新闻

电子报
立即打开
网站首页 分享文章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