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产业兴旺>>

邯郸加快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

2019-08-08 14:17:51 来源:河北新闻网
进入移动版,省流量,体验好

河北新闻网讯(通讯员袁文龙、李明远)近日,从河北省扶贫产业工作会上获悉,2018年6月邯郸被确定为整市试点单位, 按照“三个同步”工作思路,在去年完成清产核资、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身份认定基础上,2019年同步推进股份量化和集体经济组织的组建、同步推进股权管理和发展壮大集体经济,全力加快工作进度,提升工作质量。

截至6月底,完成股权量化和召开成员大会决议成立经济合作社的村(组)5274个,占总数的96.9%;已选举建立“三会”的村(组)5238个,占96.23%;已完成集体经济组织登记的村(组)2842个,占52.21%。

高位推动聚合力

坚持把产权制度改革作为深化农村改革的一项重点任务和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制度支撑。一是健全推进组织。成立了由市委书记、市长任双组长的产权制度改革领导小组,在产权改革各环节,通过市委常委会、市政府常务会多次进行专题调度,解决工作中的问题,并及时召开推进会、重点工作部署会,推动改革工作开展。各县(市、区)、乡镇、村组和居委会参照市做法,全部成立相应组织,全市范围内构建了自上而下、四级书记抓改革的组织体系,为改革推进提供了强力保障。二是强化经费和人员保障。市财政预算列支2735万元,各县(市、区)配套3000多万元,专项用于产权制度改革和发展集体经济,全力保障工作开展。各乡镇按照每万人配备1名工作人员的标准,成立改革工作小组。三是加大督导推进力度。将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作为市委大督查重点事项,每两个月督查通报一次,对工作落后的县(市、区),及时予以帮助找出症结,指导制定相应整改举措,迎头赶上全市改革整体步伐。

创新举措解难题

针对当前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中的“成员界定难、股权设置难、组织运行难”等几大难题,我们紧盯重点环节,严密程序、规范操作、创新方法,加快推进落实。一是创新成员界定方法。实施“一统、二分、三确认”工作法。“一统”就是对与本集体经济组织有密切关系的户籍人口和非户籍人口进行全面统计;“二分”就是按照户籍、生产生活关系、人员身份等对户籍人口、非户籍人口进行详细分类;“三确认”就是尊重历史、结合现实,保证成员界定的科学合理、群众认可。二是创新股权设置方式。股权设置以成员股为主,原则上不设集体股,按照“1+X”方式设置(“1”即基本股,“X”即各村根据实际情况,自行设置扶贫股、计生股、劳龄股、美丽股等)。股权管理实行“相对静态”管理,一次配置保持不变。三是创新组织运行机制。以县级为单位制定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登记管理办法,村级制定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章程,对具备成立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条件的,加快组织登记,逐步实现村民委员会事务与集体经济组织职能和账务分离。大力推进村党组织书记通过法定程序担任村集体经济组织负责人,其理事会成员或合作社管理者多由村“两委”干部兼任,起到了强有力的组织保障。

确保权益见实效

通过开展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完善集体经济组织,实现了农村经济效益、政治效益、社会效益的多赢。一是有效化解矛盾纠纷。通过改革,每个集体经济组织成员都实现了资产清、股份清、身份清、权利清,有效保护了成员的合法权益,减少了因产权纠纷引发的信访隐患和社会矛盾。特别是外来户、农转非、出嫁女等特殊群体的权益得到厘清,使涉及农村资产资源方面的上访量下降了80%。二是进一步壮大集体经济。通过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明晰集体资产家底,规范资产承包合同,加大集体资产清收力度,全市清查不规范合同12750份,清查农村闲置土地143.57万亩,收入5万元以上的村达到2899个,占53.6%。三是增加了农民财产性收入。通过改革,村民对集体资产的占有实现了“共同共有”变“人人有股”,增加了村民分红收入和工资性收入。改制后的馆陶县陶西村已分红38万元,户均增收1780元。




来源:河北新闻网
责任编辑:张淑梅
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
			河北新闻网
			官方微信
			
			河北日报
			客户端
			

相关新闻

电子报
立即打开
网站首页 我要评论 分享文章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