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新农人>>

90后留守青年直播“农村生活”半年赚8万元

2018-10-15 10:50:25 来源:村村乐
进入移动版,省流量,体验好

如今,

小视频、直播广受欢迎,

那么农村+直播,又能碰撞出怎样的火花?

90后农村小伙刘金银决定试一试,

这一试便一发不可收拾,

从一个普通的农村小伙,

到拥有十万粉丝和八万打赏的网红“金牛”,

他是怎么做到的?

网红“金牛”的一天

生活与普通上班族并无不同。

每天早上7点起床,8点开始直播到中午,下午5点又开始直播到夜里12点;早上打鱼,中午做饭,夜里捉黄鳝,记录下各种乡村的日常,这就是网红“金牛”忙碌的一天。

从2017年2月开始,90后四川泸州农民刘金银直播起了自己的“农村生活日常”。

或许连刘金银自己都没想到,在直播半年后,他居然有了10万粉丝,8万余元打赏。

直播石磨做豆花

遭受质疑

四川省合江县三块石村,是牛金银的家乡,他也是唯一留守在这里的年轻人。千百年来,这里的人们以种植荔枝为生。直到2015年,政府启动“宽带乡村”工程,周边村庄全部接入宽带,移动互联网的触角才延伸到这里。

但牛金银一边攥着手机和充电宝,一边提着水桶,走在田埂或者河边对着镜头“喃喃自语”的形象出现在村子里,多少让世代以来面朝黄土背朝天的村民感到怪异。

刘金银的生活方式和新潮的“主播”职业让亲友乡邻感到不解。即便获得了比打工更多的收入,父母仍觉得他“不务正业”。

直播农村风景

从倒贴50元到一天收入上千元

不过既然选择了,刘金银就决定做下去。

刘金银给自己取了个土气的昵称:“金牛”,直播间名叫“四川金牛Tv”,粉丝团队则叫“神牛家族”。

拥有近十万粉丝的“金牛”,一副农民打扮。“我不是什么网红,我只是个纯粹的农民,一个户外主播。”他说。

为什么会干“直播”?源于“金牛”刘金银最初的打工生活。在做铝合金门窗时,他觉得闲下来时特别无聊,不知道干什么。后来,他发现可以看网络直播、小视频打发时间。看了一些小视频后,他觉得自己也能拍,便随手拍了些生活中好玩的事,生成短视频发到朋友圈。

刘金银记得自己第一次做直播时,只有5个观众,直播主题是“打野”,就是在水田里捉龙虾,结果没人送礼物,也没人打赏,他还倒贴了50元流量费。

第二次直播时,很快就有几十人围观。“有人说找到了儿时的回忆,让我很受鼓舞。”从此,刘金银一发不可收拾,迷上了直播。到第二个月,他的粉丝就接近一万人。

仅仅半年后,他的粉丝已近10万人,一天直播收入高的时候i达到1000元,这相当于他打工时一周的总收入。

牛金银调试直播设备

包装升级,每天打卡

为搞好户外直播,刘金银花两万余元,购置了渔网、钓竿、电瓶、充电宝、三脚架、苹果手机等。他决定用直播获取的一部分利润,对自己进行包装。

“手机两部、电瓶两个、充电宝10个。”父亲刘明杰的卧室里,堆满了他的直播设备,像一个实验室。

无论睡得多晚,刘金银都坚持每天早上6点起床,简单洗漱后,即刻开始自己的直播:扫地、做饭、喂猪、养狗、插秧、收稻、打鱼、捉鳅……凡是农民的日常生产生活,无所不播。

对于直播的主题和画面,他没有特别要求,也从不化妆,也不刻意筛选直播内容。粉丝们经常通过摄像头,看到他趿着拖鞋、穿着牛仔短裤剥蒜、择菜、杀龙虾……

过去半年多的时间里,刘金银遵守着比上班打卡还严的规则,天天拧着水桶、三脚架去直播。

直播烧饭

直播并非易事

在乡村,直播并非易事,更多的是荆棘和危险。比如直播捉黄鳝的“战场”,是刚刚收割稻谷的水田。刘金银必须在稻桩中穿梭,才能完成直播,而每走一步,稻桩都会刺在膝盖上下的位置。而整个捉黄鳝过程,必须完整记录,不然有粉丝会不高兴,只有粉丝们满意时,他才能收到礼物和打赏。

再比如,在一次直播中,刘金银遇到一条毒蛇,有网友叫他赶快躲开,也有人趁机起哄让他去抓毒蛇。每一次在田野上直播,总有很多未知的情况出现。

牛金银直播中

用直播传递农村真实生活

在刘金银的直播间里,他“打野”的猎物,从没卖过。他把黄鳝、龙虾制作成美味川菜,抽真空打包,倒贴快递费,邮寄给“铁粉”。这让粉丝们感到“金牛”哥是个重情义之人。

“金牛”直播的不同之处在于,他用最朴实的语言和不加雕饰的直播,呈现了当下农村最真实的生活。

“如果有一天,你的粉丝不喜欢你了,不给你打赏了怎么办?”对此,刘金银说自己会利用在直播期间建立的人脉关系,学点烹饪技术,制作四川特产和小吃,通过网络渠道销售出去。

刘金银表示,如果有天不做直播了,他就在农村做农副产品深加工。

“如果以后创业,如何补习文化知识?”面对这个问题,刘金银坦承,文化知识匮乏确实是自己事业发展的瓶颈,打算利用业余时间多看看书,找老师、朋友补习一下。

刘金银拥有两个世界。现实中,他叫刘金银;在视频网络里,他叫金牛。金牛之于刘金银,是真实世界在数字世界里的投影。

责任编辑:张淑梅
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
			河北新闻网
			官方微信
			
			河北日报
			客户端
			
电子报
网站首页 我要评论 分享文章 回到顶部